盖特纳的“保票”要打几折
美国财长盖特纳的北京之行,在中国财经界掀起了一股旋风。没有了前任财长保尔森那种商人的精明,技术官僚型的盖特纳似乎更给中国人以安全感。
盖特纳在中国的亮相颇具人情味,以在他曾经学习过的北京大学的演讲,开始了他的北京之旅。《财经》记者张翝在听完盖特纳演讲之后,对他的评价是“这位技术型官员没有太多政客的巧言令色,笑容甚至有些羞涩”。
的确,盖特纳以他“羞涩笑容”对中国表示了友好,一如他在北大演讲的主题“...
美国财长盖特纳的北京之行,在中国财经界掀起了一股旋风。没有了前任财长保尔森那种商人的精明,技术官僚型的盖特纳似乎更给中国人以安全感。
盖特纳在中国的亮相颇具人情味,以在他曾经学习过的北京大学的演讲,开始了他的北京之旅。《财经》记者张翝在听完盖特纳演讲之后,对他的评价是“这位技术型官员没有太多政客的巧言令色,笑容甚至有些羞涩”。
的确,盖特纳以他“羞涩笑容”对中国表示了友好,一如他在北大演讲的主题“...
经济跌速减缓让市场出现些许信心,但信贷刺激导致的中国经济“杠杆化”,也给未来增长带来隐忧。
据报道,5月新增贷款规模将保持在6000亿元左右,预计二季度银行业整体新增贷款保持在1.5万亿元-1.8万亿元之间。如此算来,上半年新增贷款将在6万亿元左右。接下来的月份,即便按照四、五月份已经降下来的贷款增速发放贷款,全年银行新增贷款规模将超过9万亿元,有可能达到经济高涨年份2007年新增信贷规模的近3倍左右。
从政策上讲,...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周一在北京搞了一场商业演讲,题目是“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机遇”。
由于是商业机构组织,克鲁格曼的演讲题目不免带有感情色彩,毕竟投资者对全球复苏期待已久,更对机遇有所祈盼。
不过,克鲁格曼似乎并没有那么乐观。尽管他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在9月触底,他并不感到惊讶,但他对全球经济复苏的结论则显悲观。
克鲁格曼是著名的国际经济学者,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历史有着深刻认识。他认为,历史上,日本...
香港前证监会主席沈联涛先生给《财经》杂志写过一篇专栏文章,题目叫“从亚洲制造到亚洲服务”。
沈联涛先生认为,亚洲制造导致了亚洲地区的资源消耗和高污染,而通过出口而积累的美元资产,实际是随时可能贬值的纸片。他同时表示,不能简单从“亚洲制造”转移到“亚洲消费”,也就是说,扩大内需的经济模式并不足取。他建议,亚洲应该发展服务业,首先是为亚洲经济体自身提供服务,然后也可以输出服务。
不错,沈先生的看法符合...
经济学家们警示中国经济走入通缩的言论变得杳无声息,而谈论经济是否见底的议论则越来越多。
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在一季度已经见底,二季度将进入复苏,并将出现V型反转。而悲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现在应该努力避免出现W型走势,防止反弹后再次探底。
数据很乐观。
被认为具有领先指标意义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四个月回升,3月数据越过标志着经济扩张与收缩分界线的50点关口。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的...
G20峰会过后,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将进入更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探讨阶段。不过,从现有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难有实质性进展。尽管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没有发生动摇。而在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尽管美元和美联储受到诟病,但短时期内,美元强势难以更改。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不会一帆风顺。
在此次G20峰会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
4月2日,G20峰会在伦敦举行。
尽管需要讨论的问题繁杂,但峰会的主题将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一个是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前者是当前急需应对的问题,后者则是一个长期的改革问题。
就应对金融危机而言,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在金融领域进行政策协调和向国际组织注资,是当务之急。
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比较头疼。尽管各国政府都在公开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也可以预计,此次峰会必将就此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但现...
对于很多盼着中国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者而言,中国人大开幕的电视新闻转播,并没有带来好消息。
周四上午,我一边收听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边在MSN上和《财经》驻华盛顿记者李增新聊天。他告诉我,美国股市前日上涨,和中国要推出“8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有关。当时觉得增新可能说的是坊间传闻,不过,以彭博新闻社确认误报了中国要推出新计划的结果看,全球投资者的确是被忽悠了一把。
中国没有推出新的计划,到底...
近来西方流行一种言论,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中国的过度储蓄。这显然是迁怒于人。沈联涛先生的一篇专栏文章是这样评论的:“这个观点不堪一击,因为它就像一个银行家把过剩流动性归咎于他的储户一样”。
毫无疑问,金融危机的根子主要在美国,其问题在于美国的过度消费和美元泛滥,以及华尔街的贪婪和政府监管的缺位。金融危机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衰退,也使得世界经济不振。作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中国,也是这场危机的受害者。
...就在各国关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国际财经官员和经济学家则对更具隐蔽性的金融保护主义充满忧虑。
美国参众两院日前投票通过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Buy America”( 购买美国货)条款,在国际社会、奥巴马总统和共和党的反对下,虽然得到软化,但最终还是得以保留。这显示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
在经济萧条时,贸易保护主义常常借尸还魂。从孤立角度看,贸易保护主义往往能给各国经济带来短期的刺激作用。不过...
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不仅是经济格局在变,各国的价值体系也在悄然变化。
对于美国人而言,传统的消费主义受到批判,储蓄的意愿正在恢复。对于亚洲国家来说,靠人不如靠己的传统观念或许也在回头,因为外需拉动的增长模式不再灵光。
年前流行两本书,西方人热衷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国人开始读弗里德曼的《大衰退》。前者期望从共产主义者的角度,找到资本主义腐败的根源。后者期望以自由主义者的视角,审视经济衰退的货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