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就在各国关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国际财经官员和经济学家则对更具隐蔽性的金融保护主义充满忧虑。

美国参众两院日前投票通过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Buy America”( 购买美国货)条款,在国际社会、奥巴马总统和共和党的反对下,虽然得到软化,但最终还是得以保留。这显示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

在经济萧条时,贸易保护主义常常借尸还魂。从孤立角度看,贸易保护主义往往能给各国经济带来短期的刺激作用。不过,随着贸易伙伴采取轮番报复措施,这种以邻为壑的保护政策最终导致没有赢家的结局。

与贸易领域的保护主义不同,金融保护主义更具有隐蔽性,对实体经济的破坏性更强。

英国首相布朗1月31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曾发出警告说,面对全球经济困境,金融保护主义的危害性将远远超过贸易保护主义。他认为,一些国家在为陷入困境的银行提供救助时,只局限于自己国内的金融机构,而在这些国家有业务的外国金融机构被禁止从中受益,导致它们被迫从这些国家撤资。布朗认为,这就是一种金融保护主义。

不过,布朗在反对金融保护主义同时,也希望英国金融机构多为本国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这位英国首相在反对金融保护主义同时,实际上也推行了另一种金融保护主义。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在布朗讲话的同一天、同一个场合所发出的严厉警告,就是针对布朗们的金融保护主义。他呼吁,各国政府应停止向银行施压以增加资本金,他强调这种作法将加剧全球衰退。

事实上,在救助金融机构过程中,不少欧盟成员国要求受援金融机构优先向本国企业提供贷款,以帮助本国实体经济复苏。

相比较布朗所谓的金融保护主义,特里谢批评的金融保护主义更应该引起国际社会警惕,因为这种更为隐蔽的金融保护主义已经威胁到正常的国际投资。

对于金融脆弱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资金回流对实体经济的打击不亚于贸易保护主义。

由于国内资金短缺,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依靠外资银行提供金融支持。而一旦外资银行从东道国撤回资金,就使这些经济体的企业难以获得短期融资。投资下降,生产减少,接着是进一步的经济衰退。

这些经济体很多也为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由于投资下降,同时又存在外需下滑局面,在双重打击下,经济复苏之路遥遥无期。而从贸易角度看,发展中经济体的衰退加剧,势必也会影响到发达国家的消费。一旦发展中国家出口产业受到订单不足和资金短缺的叠加影响,其出口部门经济下滑也会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国内消费下降,进口减少,进而影响到发达国家出口。另一方面,如果发展中国家出口产业衰退严重,也会加大发达国家消费者的进口成本。

因此,孤立的金融保护主义或许可以提升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信心,但由于资金回流打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则最终会延缓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无法孤立于世。孤立行为是一柄双刃剑,在伤人同时,也会反伤己身。不过,正如博弈论所描述的,经济人一般都会依照理性作出决策,但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无理性。如果发达国家仅仅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作出理性金融决策,其结果,必定是全球经济陷入无理性的衰退结局。

加强国际协调,或许是避免金融保护主义的有效方法,这需要发达国家首先承担起责任来。

话题:



0

推荐

刘杉

刘杉

13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