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中共部级干部里,财政部长楼继伟是个性比较突出的一个,这与其成长环境和学术背景有关。因为自信和开放,楼继伟回答问题就坦诚专业,而不是绕来绕去“讲政治”。

楼继伟调侃说,他除了带副部长做助手,还带了一个大包,里面装满了材料,准备回答各种问题。虽然是玩笑话,但这一点应该得到肯定,这体现了高级官员的敬畏心理,既敬畏专业责任,也敬畏人民的知情权。

当然,小报告不是要对楼继伟进行表扬,而是要解读一下楼继伟的记者会透露了哪些政策信号。

信号一:财政政策比总理报告讲的要积极。

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财政政策时,提到2015年财政赤字规模是1.62万亿元,赤字率为2.3%。仅从这个数据看,所谓的积极财政政策并不激进,甚至与经济下行压力相比,还显得颇为保守。但楼继伟称,按照2015年实际预算支出和收入计算,赤字率是2.7%,而非2.3%。因此,2015年赤字率实际增加了0.6个百分点,大大高于总理报告设定目标。

这里的奥秘在于,2014年存在的财政支出结余,转为2015年的财政支出,但没有列入预算支出范围,这在账面上表现为减少了赤字规模,但实际赤字规模更大,应该在1.8万亿以上。这样看,2015年的财政支出规模大于政府报告提出的目标,因而财政政策会比总理报告要积极。

信号二:不会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在经济调整过程中,减税呼声较高,这也符合中央政府以供给促需求的宏观调控原则。但实际情况是,简单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不能体现公平原则,因为一个人减税与一个家庭减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从财政部角度看,所得税改革最终要实现综合所得税改革目标,即以家庭为征税对象。由于这一改革目标需要以私人信息登记系统完善为基础,因而需要一定时间过程。

当然,在这一过程完成前,再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也有利于民生和刺激消费,或许考虑到了财政收入的增长困境,政府也是能不减就不减了。但尽可能加快所得税改革,应该是楼继伟要做的事情。

信号三:地方债实际规模比审计数量大,中央给地方“开口子”。

地方债统计改为余额统计,但在统计过程中,地方政府一改审计时隐瞒债务总额的心态,拼命扩大实际上报财政部的债务总额,可以预见,实际债务总额一定高于审计数目。尽管如此,中国这样的政治制度不会任由地方财政破产。除了万不得已要进行债务重组外,允许地方政府通过银行“借新还旧”,就是中央给地方开的政策口子。

从这点看,地方债不可能出现实际发生的债务违约,更不可能出现系统性债务风险,这不是因为债务安排没有问题,而是政治上有要求,技术上有办法。

信号四:税收清理要缓一缓。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存在为招商引资随意减免税问题,在财税改革背景下,统一税收政策也在清理之中。联合国贸发会议研究成果也显示,各国吸引直接投资的方法进 入更高阶段,即普遍放弃税收优惠,而是通过改善整体投资环境来吸引投资,当地是否存在产业集聚效应,是外商投资的重要决策依据。由于大环境要求地方政府放 弃税收优惠,避免地方恶性竞争,中央要求清理税收政策,就是自然而然事情。

不过由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此时若急于清理税收政策,可能加重地方经济压力,因此缓一缓,就是不得不向现实压力低头的做法。

楼继伟的记者会干货不少,但这四条信号,更应引起投资者和消费者关注。
 

话题:



0

推荐

刘杉

刘杉

13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