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周一在北京搞了一场商业演讲,题目是“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机遇”。

由于是商业机构组织,克鲁格曼的演讲题目不免带有感情色彩,毕竟投资者对全球复苏期待已久,更对机遇有所祈盼。

不过,克鲁格曼似乎并没有那么乐观。尽管他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在9月触底,他并不感到惊讶,但他对全球经济复苏的结论则显悲观。

克鲁格曼是著名的国际经济学者,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历史有着深刻认识。他认为,历史上,日本经济走出“失落的十年“,以及亚洲走出1997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依靠的都是出口。而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复杂,而美国尚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对外贸易已经难以带动全球经济复苏。

的确,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一度依靠发达国家的内部需求,获得了经济增长的动力。而日本经济,则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给其提供了出口市场,因而也走出了“失落的十年”。

由于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源于全球经济结构失衡,那么,美国经济的“去杠杆化”过程,则意味着原有的“过度消费”模式将不复存在,世界经济的增长模式也将面临改变。

目前关于经济复苏的观点比比皆是,乐观情绪似乎正在蔓延。不仅在中国,美国的学者和官员也对经济见底复苏充满期待。不过,即便美国经济在四季度能够见底,但经济复苏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事实上,对全球经济复苏问题应该分两个层面看。第一个层面是触底反弹,第二个层面是持续增长。而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也要从长短两方面看。一方面是看短期的刺激计划,另一方面,要看长期的增长模式。

从全球经济角度看,美国经济是风向标。由于金融危机源起美国,美国经济走向对全球经济能否复苏至关重要。从已经公布的数据看,美国经济似乎有所缓解。一季度GDP降幅有所收窄,个人消费支出和净出口甚至掉头向上,分别拉动GDP走高1.50个百分点和1.99个百分点。而企业新订单、新屋开工、新增就业和领取失业救济人数等指标,均出现好转。以至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预测美国经济年内将触底反弹。

不过,就像财政部新近完成的对美商业银行所做的“压力测试”一样,伯南克的乐观预期或许更多带有“打气”的作用。由于美国经济走稳需要消费带动,那么短期的消费反弹能否持续下去,则是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从一季度数据看,美国消费增长主要是1月和2月家庭支出增加所致,而3月,美国家庭支出实际下降,表明美国人继续处在节衣缩食状态。与消费相比,美国居民储蓄率继续回升,已经达到4%,这也意味着后续消费的不足。因此,美国在失业率继续攀升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可能继续下降,个人消费无法稳定增长。而同时,甲型H1N1流感也存在更多不确定性,由于美国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其可能给美国近期消费带来冲击。

所以,不能指望美国经济在短期内能够触底。

而从全球经济看,即便美国经济触底反弹,其也无法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中,储蓄率上升和消费下降,将减少美国的总需求,从而降低世界贸易总量,进而制约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复苏。从美国经济短期表现看,一季度GDP下跌幅度放缓,主要是个人消费和净出口所致。其中净出口增加,不乏减少进口的原因所致。因此,美国经济复苏后,也无法拉动世界经济恢复到原有状态。所以,全球经济复苏不容乐观。

同样,中国经济在投资拉动下,或许可以短期回暖,但依靠出口拉动增长的模式也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在中长期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扩大内需,改变增长方式,但谈何容易;一种是降低出口比重,维持低速增长。

不久前闭幕的广交会订单显示,出口成交额262.3 亿美元,比上一届下降16.9%,而上一届广交会的出口成交额降幅为17.5%。二者相比,降幅轻微缩窄,预示出口继续不振。由于出口对就业支撑作用巨大,因而,出口的持续下降,也会给后续国内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带来压力。

因此,国内投资的短期拉动,并不意味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而美国经济在年底复苏,也不会带来中国出口的完全恢复。因此,全球经济复苏可能需要漫长过程,而中国经济则可能维持低速增长的状态。

话题:



0

推荐

刘杉

刘杉

13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