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应让民间集资合法化

刘杉

“小的是美好的”,这是西方学者对小企业的描述。

小企业的美好不仅表明这是成为大企业的起点,不仅在于“船小好掉头”,而是意味着小企业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经济支柱。

尽管各国对小企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小企业总量不仅占据一国企业数量的绝大部分,而且为社会提供了至少六成以上的就业岗位。小企业尽管美好,但创业艰难,而且常常因话语权不足而被政策忽视。

近来中国开始重视小企业问题,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政府长期关注,本周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八点政策,旨在从多个方面促进小微企业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方面取得进展。

客观看,这八条政策考虑到了小微企业特殊性,力求在政策上有所突破,但实践中恐怕依然无法获得预期效果。

首先小微企业的定义有些模糊。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发展阶段不同,胡子眉毛一把抓,恐怕不能分清小企业与微型企业的金融状况,就无法解决这些企业的融资问题。

微型企业基本处于发展初期,在这个阶段,营业额低,维持生存就算成功,能够发展,则是万幸,此时微型企业基本没有信用,因而其企业融资主要靠内源性融资,也就是主要靠利润留存、投资者借款和信用卡贷款等。鼓励银行给微型企业融资,甚至开辟直接融资通道,这基本上只能是画个大饼,能看不能吃。

而微型企业发展到小企业,才存在社会性融资问题。不过与大企业不同,小企业融资有其特殊性。我在十年前研究过美国小企业融资问题,总结已有学术研究,发现小企业融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小企业融资最重要特征,就是信息严重不透明。原因在于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简单,其缺乏严格的财务与审计要求,也没有信息披露的强制规定。因而,小企业无法提供给外部资金供应者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小企业独特的所有者特征,致使小企业的信息垄断程度更高。绝大多数小企业的经营者与产权所有者往往是一体的,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也就没有信号传递渠道,外界也就无法识别信息真伪。

其二,小企业所有者目标函数多元,影响融资来源。相比传统资本结构理论中企业所有者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本假设,小企业所有者一方面要在财富积累和控制权稀释之间进行取舍,另一方面还要在企业稳定增长和快速成长之间进行取舍,而这种目标函数将影响企业探寻不同融资来源的意愿。

其三,融资方式主要通过私募权益和债务融资通道。美国小企业一般难以进行公开上市的原因则在于企业规模导致的融资成本问题,而在中国这种IPO审批制资本市场条件下,不仅上市成本更大,而且上市机会渺茫。

其四,小企业所有者并不清楚各种融资来源。这与小企业主教育背景和社会关系复杂有关,事实上,小企业所有者往往缺乏足够的融资知识。同时,企业没有专业的融资人员,使得部分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无法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小企业的这些融资特点,注定了一刀切式的融资政策无法解决众多小企业的资金饥渴问题。

经济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小企业有生长周期,因而总结出企业融资周期理论。他们认为,有关企业信誉的信息不对称,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是变化的。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进行不同的融资安排。小的、幼稚的、信息不透明的企业往往依靠初始的内源融资、交易信贷和天使资金。当小企业成长了,其依靠中介的权益和债务融资。最后,如果小企业能够存活并继续成长,则可以获得公开权益和债务市场的通道。

对于绝大多数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小企业来说,初始的内源融资最为重要。内源性融资主要是企业主和员工借款,如果扩大一步,乡亲邻里间融资,既是外源性融资,更带有内源性融资特点,即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民间集资有合理性,也有生命力。

小企业贷款关键问题是信息不对称,银行解决这个问题存在成本问题,且很难获得真实信息,大银行基于规模与成本考虑,普遍放弃小企业贷款,而民间融资实际成为银行贷款的补充,这也是近年来民间集资屡禁不止的原因。

由于政府担心集资问题引发社会动荡,因而法律明文禁止公开集资,但实际上,这种禁止与其说是担心稳定问题,不如说是保护现有金融机构的资源垄断。一定程度放开民间集资,必然冲击银行储蓄,进而影响到国有经济贷款,这才是政府禁止集资的根本动因。

责任自负,风险自担,这是民间融资的基本原则。正常的实业民间集资,往往借贷双方信誉都好,而出问题的多是投机性的“老鼠会”。政府打击庞氏骗局是责任所在,但禁止正常民间集资,则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鼓励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出了很多,但大部分都没有抓到主要矛盾。只有正确认识民间金融的合理性,建立规范法律制度,普及金融常识与风险意识,适当放松民间集资,才能解决小企业在初始阶段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小企业融资难,难在制度建设滞后,难在思想观念保守,难在国有金融垄断力量强大。

 

 

 

 

话题:



0

推荐

刘杉

刘杉

13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