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小微企业贷款难本是世界性难题,解决办法是制度创新,依靠运动式方法不仅不能治本,甚至不能治标。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小微企业是周期调整的主要牺牲品,让银行承担信贷风险的办法,注定解决不了融资难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会议称,当前我国货币信贷总量不小,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不仅加重企业负担、影响宏观调控效果,也带来金融风险隐患。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十项措施,以期解决小微融资难和贵的问题。

从十项措施看,可以概括为两部分内容,一是权益之计,力求解决问题,但可能脱离实际情况,如完善商业银行考核办法、抑制高息揽储、缩短融资链条、优化商业银行小微贷款管理等。二是治本之道,如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保险+信贷活动、推进利率市场化等。

这十项举措并无新意,也是监管部门多次强调并反复实施的举措,实际效果欠佳,此番再次提出,虽利于中长期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但短期并不会见到效果。

有报道称,克强总理在月内四次提到融资难问题,并批评商业银行只做大生意。总理如此着急,想必真实的市场情况可能更为糟糕。

小微企业融资难并非中国特色,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已有经验可循,而中国特色在于,大银行居于主导地位,小微贷款机构供给不足,导致政府只能拿大银行说事,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小微企业贷款难的核心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公司治理简单,财务报表缺乏,使金融机构难以做出有效财务判断。如果加上中国小微企业逃避税负而采取不做实帐情况,银行更是难以进行信用评估。

从发达市场经验看,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贵的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逆向选择”推高贷款成本。

在小微企业贷款市场中存在好和差两种企业,假设两类企业存在比例各占一半,那么银行遇到两类贷款客户的概率就是50%。如果好企业贷款价格为0.5,差企业贷款价格为1,则市场预期贷款价格就是平均数0.75。对于好企业而言,这样的结果就是抬高了资金价格,形成贷款贵的问题,并挤出好企业贷款需求。由于“逆向选择”,银行考虑到市场中充斥风险高的差企业,也就更加谨慎行事。

第二,“信贷配给”导致贷款难。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他认为,由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银行并不会简单采用提高风险定价的办法来向其提供贷款。银行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宁可放弃高利率也不愿向小微企业贷款,实际出现“信贷配给”现象。这就是说,银行不会为了赚取高额利润而冒险向小微企业贷款。在中国目前条件下,除非有政治要求,否则大银行更不会主动发展小微贷款。

因此,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和贵的问题,需要从制度上找问题,即着眼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贷款难和贵问题。国外经验是,发展小微贷款机构,拓宽融资渠道等。发展社区银行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方式,中国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银行准入门槛仍高,致使社区银行发展缓慢。

此外,融资需多种渠道,集资就是一个重要方式。在小微企业成长初期,内源性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向亲戚朋友和员工进行集资,这种方式在国内沿海地区也多有存在。但政府担心此种融资扩大为社会性集资而产生社会问题,从而在法律上予以禁止,这使得集资渠道缺乏合法性。适当修改法律,提高民众法律意识,也是改善融资环境的重要选择。

总的看,对于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政府急,企业急,但急中并不生智,至少靠开高层会议,是解决不了草根问题的。

 

话题:



0

推荐

刘杉

刘杉

13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