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凡政治家都要把民生问题挂在口头,也会因时因地推出相应抚慰民众的政策。这是因为,民众选票决定他们的政治命运。

虽然中国政治体制与欧美不同,但民众诉求也是政治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日前发表演讲时就提到“权为民所赋”,这意味着中国执政党已经意识到人民对权力约束的要求,也意味着政府会更多关注民意和民生问题。

在东西方政体中,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同样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政治家解决这个问题不外乎两个途径,一个是刺激经济增长,以提高劳动收入;一个是减少税负,以增加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如果各国的福利政策和政府职能不同,其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偏好也不同。小政府或许偏重减税,福利国家则偏重刺激增长。中美两国具有不同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在对待提高居民收入方面就采取了不同的办法。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提出新的面向中产阶级的减税政策,而中国则在促使企业提高工人工资。

奥巴马总统在美国时间8日发表演说,呼吁国会通过新减税措施,让企业在2011年底前的所有新资本投资成本获100%退税,以鼓励企业投资。另一方面,奥巴马表示,不会延长前布什政府向富裕人士所实施的减税措施。奥巴马新减税政策放弃了富人,而施惠于中产阶级,这既是美国新经济刺激政策的一部分,也是赢取民心的政治手腕。毕竟,民主党已经在民调中落后,面对美国中期选举,奥巴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在一个选票决定政治的制度中,公共决策必然考虑民意基础。奥巴马向中产阶级减税,同时拒绝延续向富人减税的政策,就是取得政治利益最大化。一边是财政赤字严重,政府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一边是选情告急,必须向选民示好。在这种背景下,奥巴马选择向中产阶级减税,以获取选票,同时拒绝对富人减税,使得2011年增加的税收主要由富人承担。民主党的如意算盘能否奏效,还要看议会讨论结果。

中国政府近来关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具体方法尚在酝酿中。对于此种改革,笔者并不看好。因为收入是由市场决定的,在一个要素价格扭曲的定价制度里,依靠行政手段并不能解决分配不公问题。而过度依靠行政手段提高工人工资,效果或许适得其反。

当然,中国政府努力改善居民收入的做法符合民心,应该肯定,但提高居民收入的关键还在于改革政府职能,改革要素定价机制,这样才可以减少权钱交易,避免收入两极分化,并通过提高要素价格来增加劳动收入,而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要求企业加薪的做法则很可能导致企业减少雇工。不日前,中国江苏省发布了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文件规定企业即便效益不好,也要想方设法加工资。

江苏做法显然违背了经济规律。企业亏损,生存问题比天大,能够保住工人就业,已经是对社会天大贡献,此时怎能让其提高工资而增加生产成本?无奈之下,企业对策无非两种,一种是被迫执行加薪,结果是经营难以为继,工人最终命运堪忧;一种是企业被迫减员,工人承担失业痛苦。可见,此政策既不是顺应民意,也不是推动发展,而是为了迎合中央精神。其对上级负责,对党负责,偏偏不对纳税人负责。习近平副主席不久前强调,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如果政府权力真能为民所用的话,就会将纳税人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而不是只对上级负责。若提高中国劳动人民的收入,减税比行政加薪更有用。约束政府权力,限制政府支出预算,企业才能多雇工人,老百姓才能将“加的薪”多留给自己,社会才能真正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当然,更令人担心的是,官员可能利用“企业加薪”让自己搭便车,在不减少“灰色收入”同时,增加自己的阳光工资,现在已经有御用学者在为公务员加薪造势了。

由此看,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比加薪重要的多。

话题:



0

推荐

刘杉

刘杉

13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文章